
東湖村安置小區 
東湖村村標 
東湖村上倉新塘水庫 東湖股份經濟合作社位于錦北街道東北端,總戶數395戶,總人口1133人。2018年,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0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35097元,主要收入來源為外出務工等。近年來,先后獲得了浙江省衛生村、臨安市文明村等榮譽。 活力黨建,構筑組織陣地。兩委班子積極抓好基層黨建工作,加強黨員的戰斗力和凝聚力,進一步煥發新活力。做好黨員梯隊管理,把好黨員“出入關”,重點從致富能人、返鄉大學生和經合社干部中選擇年輕能干、政治覺悟高、服務能力強的發展為黨員,做到發現一個,培養一個,成熟一個,發展一個,從源頭上保障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。注重發揮帶頭模范作用。積極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黨員承諾到家,設崗定責,鼓勵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各盡其責,做好螺絲釘。 效能引領,打造發展先鋒。結合“兩學一做”教育實踐活動要求,切實轉變工作作風,多渠道提升服務效能。一線調研接地氣,以網格為單位,街道駐村聯社干部、經合社干部、小組長、群眾代表組隊開展民意征集,挨家挨戶發放民情聯系卡,切實解決群眾困難。開門納諫抓民主,切實做到“四民主三公開”,自覺接受群眾監督,及時開展自查自糾。逐步建立起民主化、規范化、程序化的管理制度,形成干群同心、和諧安定、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。穩扎穩打謀發展,借助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,積極爭取引進項目,加大土地開發利用,做到一年一項重點工程,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。同時,鼓勵和引導群眾發展第三產業,開辟致富新路子。 民生服務,共享黨建紅利。始終以服務民生需求為己任,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。2015年建成便民服務中心和辦公大樓,該大樓建筑面積2260平方米,集便民服務中心、辦公場所、黨建園地、圖書閱覽室等功能于一身。2018年啟動建設文化禮堂。做好“五水共治”工作,積極開展馬溪河道清淤和衛生整治工作,完成清淤治理500多米。 創新載體,培育農經合社文化。近年來,通過文明創建、舉辦文化活動、培育文化能人等舉措,把文化的“種子”播撒到了經合社各個角落。大力推廣排舞、健身操,組建腰鼓隊、文體隊,進一步豐富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。廣泛開展文化走親活動,舉辦“好家風”系列活動,讓好家風帶動好社風好民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