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馬溪東苑 
馬溪苑 
科技孵化大樓 馬溪經合社位于錦北街道東面,總戶數337戶,總人口998人,黨員52名。2018年,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0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41450元,主要收入來源為三產用地分配款。近年來,先后獲得浙江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示范村、杭州市計劃生育先進集體、臨安市衛生先進集體、臨安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、臨安市先進黨支部等榮譽。 “造血”驅動華麗蛻變。2006年9月,馬溪被列入臨安區首個新農村建設試點的“城中村”,確定“政府主導、村級主體、市場運作”的創新思路。12月,舊村改造項目——“馬溪苑”工程正式啟動。項目占地37畝,總投資約4700萬元,于2007年10月竣工,共建成排屋、多層公寓樓共計158套,建成的小區除了滿足村民落戶外,剩余部分則向社會公開出售,所得資金交由村集體支配。不僅提升了百姓的居住條件,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。僅一年時間,只有數十萬元啟動資金的馬溪苑的建成啟用,在城中村改造中,成功創造了“村級主體”的“馬溪模式”。 孵化基地孵出“金蛋”。2008年8月,在馬溪的三產用地上,占地70余畝、總投資7000萬元的馬溪科技孵化基地正式開工。2009年5月10日,總建筑面積達61963.9平方米的孵化基地竣工交付。種下梧桐樹,迎得鳳凰來。目前,已有70余家企業相繼落戶園區,共解決近千人就業。兩年間,孵化基地先后被認定為杭州市中小企業創業基地、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、杭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。如今的孵化基地正為馬溪人孵化著一顆顆“金蛋”。從2010年12月起,馬溪人每月可享受350-500元的分紅。為進一步增強馬溪人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2018年協繳城鄉醫療保險60余萬元,失地農民參保投入200余萬元,定期對困難家庭進行補助,對老干部、老黨員進行慰問。 城中村改造福祉均沾。如今,造城運動在這里風生水起,隨著馬溪苑、科技孵化基地、馬溪東苑項目的開發建設,馬溪面貌日新月異。2017年,城中村改造大力推進,馬溪作為城改項目主戰場之一,據統計,共涉及區域面積248畝,涉及拆遷戶數492戶,其中涉及村集體土地的有209戶。馬溪上下同心,齊心協力,順利完成城改任務。在城中村改造的東風下,馬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苕溪壹號等高品質樓盤拔地而起,中醫院等民生項目落地生花,馬溪人的生活更好了。 近年來,馬溪經合社黨組織始終把黨建作為第一要務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在街道黨工委、辦事處的堅強領導下,蹄疾步穩地開展各項工作。馬溪城市化管理不斷提升,馬溪人的生活方式也與城市居民進一步融合,生活品質顯著提升,“換顏”工程讓馬溪人的幸福指數大幅度提升。
|